斯蒂芬·金《闪灵》:人性之恶才是最恐怖的 -
提起经典恐怖片,《闪灵》必定榜上有名,但原著作者斯蒂芬·金却很不满,直言“我一直都不喜欢《闪灵》这部电影”,为啥呢?虽然电影改编要考虑视觉效果和表达手法,但斯蒂芬·金认为电影只是拍了一个恐怖故事而已。
电影《闪灵》的导演斯坦利·库布里克说:“这是我读过的最有创意、最激动人心的故事之一,它在心理学和超自然力量两者间取得了巧妙的平衡,让你觉得超自然力量最终可以由心理学来解释。”他创造了双胞胎女孩、血漫楼梯、迷宫逃亡等经典桥段,但斯蒂芬·金认为电影并没有把握故事的内核:关于人性和亲情关系。
▲ 《闪灵》电影海报(1980年)。
斯蒂芬·金说电影有两个根本问题:第一是导演只是在理论上构想一个超自然世界(翻译一下:我已经写出来了,但你没拍出来);第二是人物塑造问题,小说主人公杰克是逐渐陷入疯狂,邪恶一点点侵蚀他的灵魂,但电影没有拍出他的堕落过程(翻译一下:杰克一开始就像个疯子,这是什么鬼?)。
要知道,《闪灵》是斯蒂芬·金个人化的作品。《闪灵》在1977年出版,小说主人公杰克遇到的一系列困境和斯蒂芬·金很相似:酗酒、写作瓶颈、家庭危机……他在《写作这回事》中提到:“我毕竟是《闪灵》的作者,虽然我一直没有认识到(直到那天夜里)我写的正是自己。”
斯蒂芬·金曾经深陷酗酒和药物成瘾。
斯蒂芬·金写《闪灵》是为了 “求救”。
你看,要理解《闪灵》,多了解一下斯蒂芬·金的心理历程嘛。
▲ 斯蒂芬?金(Stephen King,生于1947年)
小说里的主要人物不多,主角是一家三口:父亲杰克、母亲温迪、五岁的男孩丹尼。
杰克有童年阴影,父亲家暴。
杰克从小经常挨揍,他的哥哥们都很恨父亲。九岁那年,一家人吃饭时,父亲突然用手杖暴击母亲。
母亲受伤严重,哥哥打电话叫医生。父亲对医生说,母亲是从楼梯上摔下来的。更荒谬的是,母亲居然为父亲圆谎。
▲ 《闪灵》电影剧照(1980年)。
杰克酗酒,家庭和事业都岌岌可危。
杰克和温迪在大学相识,温迪的母亲反对他们交往,认为杰克不会有出息,连他们结婚也没来。丹尼出生后,温迪终于和母亲和解了,那年是他们最幸福的一年,他们是生气勃勃、前程似锦的年轻夫妇。
那时,杰克在佛蒙特的一所预备学校教英文,喜欢写作,发表过小说。
一晚,丹尼捣蛋,把啤酒泼在杰克的稿纸上,他狂怒之下折断了丹尼的手臂。
在学校,杰克和富家子奥尔是好朋友,因为他们都贪杯。奥尔是钢铁大王的独生子,因为酗酒,奥尔和妻子分居了。杰克的婚姻也每况愈下,他感觉温迪想带儿子离开他,如果这样,他也不想活了。
▲ 《闪灵》电影剧照(1980年)。
温迪确实想离婚,杰克让温迪给他一个星期。这个星期,他忍住没喝酒。几个星期过去,事情似乎好转了,却发生了乔治事件。
杰克把表现不佳的学生乔治从学校辩论队踢出去,之后他怀疑乔治为了报复割他的车胎,在学校的停车场狠狠地揍了乔治。学校开除了杰克,尽管作为校董会之一的奥尔投了反对票。
失业前,杰克一家住在整洁的房子,邻居友善;失业后,杰克一家搬到科罗拉多州的公寓,邻居都是吵闹的学生,丹尼也没小伙伴一起玩耍了。
此时,奥尔推荐杰克面试一份工作:担任好望宾馆的冬季看守人。
▲ 《闪灵》电影剧照(1980年)。
好望宾馆是坐落在科罗拉多州的度假宾馆,客房外面风景优美如画。宾馆从二战以来几易其主,基本都是亏损:由于冬季严寒、大雪封山,宾馆与外界隔绝五六个月。
奥尔是这家宾馆的股东之一,他希望宾馆经理乌尔曼聘用杰克做冬季看守人。乌尔曼并不喜欢杰克,直言杰克 “走后门”才被录用的。
乌尔曼告诉杰克,1970年的冬天发生了一个可怕的悲剧,宾馆看守人格雷迪用斧头砍死两个女儿,枪杀妻子,然后开枪自杀,乌尔曼认为格雷迪得了幽闭恐惧症。
▲ 《闪灵》电影剧照(1980年)。
杰克说,他已经戒了酒,一家人不像没有文化的格雷迪,他们在这里会生活得很充实:他要写剧本,妻子温迪喜欢读书,儿子丹尼有智力玩具、图画书等。
宾馆冬季看守人的工作不多:照管锅炉、修补漏洞、警惕意外事故。杰克很高兴得到这份工作:一家人在宾馆过冬,就像度假一样,而且杰克计划利用空闲写完剧本,剧本卖钱就能从此过上好日子了。
▲ 《闪灵》电影剧照(1980年)。
丹尼刚出生时没有脸,被胎膜遮住了,仿佛预兆丹尼“天赋异禀”。实际上,丹尼有时会看到“托尼”,一个比他大的男孩,托尼给丹尼看许多东西。
在宾馆的停业日,高大的黑人厨师哈勒兰带他们参观厨房,哈勒兰觉察到丹尼的“闪灵”很厉害。
丹尼说,托尼给他看过好望宾馆可怕的东西,还说这个鬼地方会把人变成怪物。但他知道父亲需要这份工作,这是奥尔帮他找到的唯一差事,否则他又要酗酒了。
哈勒兰告诉丹尼,闪灵会预见未来,也会看到过去。这家宾馆发生的一切丑事似乎都留下一些痕迹。如果遇到什么麻烦事,他让丹尼用强烈的意念呼唤他,他就会赶来。
▲ 《闪灵》电影剧照(1980年)。
斯蒂芬?金被《纽约时报》誉为“现代惊悚小说大师”,他注重情节和氛围,擅于营造真正的心理惊悚。
在小说里,好望宾馆的恐怖诡异有不少“经典符号”。
总统套房曾经发生过黑帮枪杀案,墙纸上突然浮现大片血迹,你怕不怕?
明明用杀虫剂杀死的黄蜂窝莫名其妙复活了,成群的黄蜂飞舞着叮你,怕不怕?
装在墙上的老式灭火器,盘在墙上像一条昏睡的蛇,突然“醒来”,你怕不怕?
宾馆外的树篱修剪成各种动物形状,它们会移动位置,还会伸出利爪追杀你,怕不怕?
▲ 电影《闪灵》把动物状的树篱改成绿植迷宫。
217房间的浴缸躺着死了很久的裸女,她忽然站起来,样子极其恐怖,一步步逼近你、掐你脖子,怕不怕?
老掉牙的电梯忽然启动,轰隆隆升上去又下来,打开、关上,仿佛挤满了人在进进出出。你会听到音乐声,走廊尽是彩色纸屑、飘带、面具,仿佛重现1945年宾馆重新开业的盛大化装舞会。凌晨宾客卸装,你还听到“卸下面具!卸下面具!”,你怕不怕?
▲ 《闪灵》电影剧照(1980年)。
好望宾馆的一切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,所有时间已经融为一体。
好望宾馆历史悠久,丑闻不少。
217房间浴缸的女人是怎么回事呢?这个女人六十岁,带着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住进来。不到十天,小伙子不辞而别,女人在第二晚喝醉酒、吞服了三十粒安眠药死了。
▲ 电影《闪灵》把217房间改为237房间,浴缸里的女人在电影《头号玩家》里也致敬过。
哈勒兰在217房间见过湿漉漉泡在浴缸的女人,在舞厅准备酒菜时听到“卸下面具”的叫喊声,大家露出真面目——都是些蚊蝇臭虫和动物状的树篱。在宾馆顶楼,他碰到某种可怕巨大的怪物,但电灯熄灭了他什么都没看到。
托尼显示给丹尼的一个词:REDRUM,这个词反复出现,直到后来这个词经过镜面两次反射,丹尼才看出原来是MURDER(谋杀),全书进入恐怖高潮:杰克举着球棒追杀温迪、丹尼、哈勒兰(哈勒兰听到丹尼的内心呼唤,想尽办法赶回宾馆)。
▲ 《闪灵》电影剧照(1980年)。
宾馆利用杰克的童年阴影和重重压力,一点点激发他的邪恶,逐渐走向癫狂。
父亲家暴,给他留下童年阴影。
酗酒导致他人生失控,暴力倾向引发他内心不安。
失业让他生活窘迫,面试让宾馆经理碾压自尊。
宾馆看守人的工作是他的救命草,但他烦躁写不出剧本;想写一本关于宾馆的巨著,不仅被制止,还差点被解雇。
▲ 《闪灵》电影里面,打印纸上不断重复的句子在每个国家上映时都不一样,如意大利版是“他很早就起来看到了金黄色的一天”。
大雪封山,宾馆与外界联系的东西不多。他从收音机听到父亲恶魔般的声音,砸碎了收音机,断绝了外界声音。
当温迪发现丹尼脖子的伤痕(丹尼好奇进入217房间,被浴缸里的女人掐脖子),她以为杰克酗酒又发作了,抱着丹尼进房并锁门,杰克从慌乱到愤怒。
温迪说要用雪地车送丹尼下山,杰克非常焦虑,下山后如何度日?他们会找不到工作,杰克去挨家挨户按门铃,问人家要不要帮忙铲雪赚几个零钱?排队去换食品券?去教堂领取捐赠品?
如果他们留在宾馆坚持不下山,也许他能写完剧本,也许这个剧本会让他赚钱,也许奥尔会说服校董会让他重返校园教书……
于是,杰克破坏了雪地车,把雪地车的电磁机扔得远远的,他又开始酗酒了。至此,大雪封山的宾馆成为“密室逃脱”的危险游戏。
▲ 《闪灵》电影里面,把小说的球棒换成斧头,更加血腥恐怖。
在小说里,丹尼战胜了邪恶,他说“你不是我的父亲,你是一个面具。”杰克最后清醒说了一句:“快跑吧!记住我是多么爱你!”
杰克是斯蒂芬·金酗酒、失控的投射,丹尼是他回归正常的投射。斯蒂芬·金最后把宾馆炸翻天了,他内心希望战胜欲望、戒断酒精和药物依赖、重新掌握人生吧?
▲ 《闪灵》电影“血满楼梯”一幕太经典,周星驰的《功夫》致敬过
对比之下,原著的杰克酗酒、脾气暴躁,但本质是重视家庭、企图自救,邪恶来自宾馆的控制;而电影版的杰克似乎注定被召唤去宾馆,成为邪恶本身。
人性从来经不起考验,你永远不知道会释放出什么东西。身边人朝夕相对、同床共枕,但被欲望吞噬后,他可能就恶魔附身、痛下毒手。
就像杰克被温迪设法关在食品室,格雷迪嘲笑杰克,妻子比他们想象更坚强,也更厉害,似乎比他更高明。杰克说,只要让他出去,哪怕杀了她,也不让她反对他。
▲ 《闪灵》电影剧照(1980年)。
斯蒂芬·金2003年因“继承了美国文学注意情节和气氛的伟大传统,体现出人类灵魂深处种种美丽的和悲惨的道德真相”而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终身成就奖。他几乎每部作品都大卖,他写出了真正的恐怖是“心理恐怖”、人性之恶。
小说最后,哈勒兰对丹尼说了一番话,给故事添上了阳光和希望。
相关资讯
评论
- 评论加载中...